第(3/3)页 杨直看着苏敷不动,也装作没听到皇后的话。 皇后有些生气地道:“直儿,母后让你给老柱国上柱香!” 苏敷点香了,堂下的苏家孝男孝女谢礼后,皇后离了堂前站到侧边。 杨直慢步到堂前欠身,接过了苏敷递来的三柱细香,恭恭敬敬地作揖,然后把香递给了苏敷,苏敷颤抖着双手插上了那三柱香,抖落了香炉里香头上的香灰,落在他的手上,他却浑然不觉。 沁帝返身入灵堂见到母子两人,说道:“都来了啊,确实都该来,苏柱国为大沁殚精竭力,杨家不可不谢。” 随后沁帝朝着杨直招手道:“直儿,到朕跟前来,咱父子两有事商议。” “是,父皇。”杨直答道,坐在了沁帝下方。 沁帝问道:“直儿觉得老柱国定哪个谥号为妥?” 堂前的苏敷在细听,心里想着父亲曾和他说:“我死之后,谥号是什么都好,不要争,否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于我苏家不利,于整个弘桑郡也不利。” 不过苏家想争一争,乃至整个南党也想争一争,堂下的苏家孝子贤孙也在竖着耳朵听着那父子俩的谈话。 杨直沉吟一会儿后,回禀道:“老柱国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谏,本该谥为‘文端’,可文端一谥号,哪概得了老柱国的功绩,所以儿臣斗胆请父皇谥‘文忠’。” 皇帝哈哈大笑道:“黄口崽子,你哪里知道老柱国的丰功伟绩、庙堂经纬啊?他的那些功劳啊,只有朕一人知道。” 皇帝说着,回忆起了曾经的那些峥嵘岁月,不一会儿回神对堂外的众臣传谕道:“各位爱卿也不必急着哀悼,先给老柱国定个谥号才是要紧。” “一个时辰后朝议。” 沁帝说罢起身抬步离去,身后的随侍太监赶忙去扶着门。 皇帝乘着大辇回宫去了,先前还在苏府的官员也乘着轿子马车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 苏府内荡然一空,长安巷牌坊前也没几顶轿子几架车马了,凤兰街上来往车马乱成一团,堵得水泄不通,只有皇家车马仪仗畅通无阻。 杜鹤离看着拥挤的凤兰街说道:“苏罗死了,南党的领头羊死了,大沁朝的大柱国死了。” 李白药回道:“私生子来了,皇子来了,储君来了。” 杨直没有出长安巷,而是去请没来吊丧周柱国、陈柱国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