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也有些好笑,如此一来,这萧克明可就跟他姑姑是一辈了。 这开堂收徒授业,需要上禀祖师,下传世人,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特别是我师父说了“关门”二字,更显珍贵,也就是说,师父从此之后不再开堂收徒,而是专心地授业传道。 萧克明这九个头磕下来,便是我师父的记名弟子了,待回了山门,才是正式的传道授业。当下萧家杀猪宰羊,摆开流水席,邀了村里人前来庆祝。 茅山道士虽不忌荤腥,但也只是浅尝辄止而已,所以我们几个自然是另备一桌素席,在房间里面用餐。我这人贪肉,不过在师父面前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地夹着青菜豆腐,还要装作津津有味的样子。 办过酒席,次日清晨我们便出发回茅山。这回一行总共五人,带上了小颜师妹,还有这个叫萧克明的小师弟。 为了讨好小颜师妹,我一路上对这个小师弟十分照顾。那小孩儿刚刚离家,虽然之前表现得十分镇定,如小大人一般,但到底还是有些发怯,故而对我这个主动示好的大师兄迅速产生了依赖心理。或许是因为性别的缘故,他特别黏我,就像我的小跟班儿一样,亦步亦趋。 我没想到自己对小孩儿有这般的亲和力,瞧见小颜师妹无可奈何的笑容,我颇为得意,想着我若是跟这小子混熟了,以后跟小颜师妹又有许多亲近的借口了。 接触久了,我便感觉这小子有着普通小孩儿所没有的机灵。路上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他当初回答我师父的话,不由好奇地问道:“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想要学道?” 这小子嘻嘻笑着回答:“哈哈,我大伯伯告诉我,要是有了一身本事,以后就会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陪我玩儿了。” 好吧,听到这个说法,我对这个年代出生的小孩儿彻底无语了。 返回茅山后,我师父立刻昭告各峰,办了关门弟子的收徒仪式。这孩子因为年纪太小,所以一直扔在竹林小苑那儿养着,也算是和师父的孙女陶陶做一个伴儿。没过几天,符王李道子也出了关,传话让那个身具明空目的小孩儿每月去茅山后院待上十天,教他符箓之道。 师父在收了最后一个徒弟之后,便坐镇山中,开帐授业。山中无岁月,如此又过了两年,在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师父找到我,告诉我一件事情,那就是茅山准备让一批子弟出山入仕,而只有通过考验,方才能够出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