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柱活了大半辈子,手里最多的时候也没超过五十块。 沈建军和沈青阳更是连气都不敢喘,眼睛死死地盯着王卫国揣钱的那个口袋,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五百多块钱啊! 盖三间大瓦房都够了! “爹,大哥,青阳,别愣着了。” 王卫国回头拍了拍三人的肩膀,声音将他们从震惊中拉了回来。 “现在天时不对,干旱的苗头已经很明显了,我估摸着,粮食肯定要涨价。” 他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卖粮的摊子。 “趁着咱们推了平板车来,多买点粮食存着,有备无患。” “对对对!听卫国的!” 沈柱第一个反应过来,用力点头。 他现在对这个女婿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王卫国说什么他都觉得有道理。 四人推着空了的板车,来到粮摊前。 现在的粮食八分钱一斤,粮站里用票买,一毛二一斤。 黑市比粮站便宜一分钱,七分钱一斤。 王卫国看了一眼,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悄悄买粮了,一个个都用麻袋装着,行色匆匆。 看来,聪明人不止他一个。 “老板,来五百斤玉米面。”王卫国直接开口。 摊主愣了一下,随即大喜手脚麻利地给他们装了十大袋。 五百斤粮食,花掉了三十五块钱。 回村的路上,几人又顺路拐进了供销社,把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这些都买了个齐全。 王卫国还特意称了五斤红糖,买了二十个鸡蛋,准备给沈青青和张莲补身子。 路过县里最大的药铺“济世堂”时,王卫国让三人在外面等着,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 不到十分钟,他便出来了,怀里又多了三十块钱。 那株二十五年份的人参,卖了个好价钱。 当四人推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板车回到沈家村时,整个村子再次被惊动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