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提议,全部拿去公社粮站买粮,买回来,存到村集体的仓库里,当应急的救济粮。” “谁家要是真断了顿,就从这里借,等明年收了粮,再还回来。” 他的提议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赞同。 经历了今年的大旱和增收公粮,大家心里都慌得很,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我不同意!” 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是沈壮,他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明显的不乐意。 “这竹筐,主要是我带着人编的,凭什么不能多分给我家一份?” 他看向自己的亲哥哥沈柱,眼神里带着几分挑衅。 沈柱眉头紧皱,还没开口,他身边的婆娘就先忍不住了。 “你还要不要脸?竹子是村集体的,大伙儿一起出的力,凭啥就你特殊?” 沈柱叹了口气,拉住了自家婆娘。 看着这个从小就精于算计的弟弟,心里一阵烦躁。 分家的时候就各种占便宜,现在还是这副德行。 就因为他家两个儿子都能干,女儿又嫁得好,日子比旁人宽裕不少,他就一直嫉恨着自己这个当哥哥的。 “这是村集体劳动所得,不是你一个人的。”沈柱的声音很沉。 “大家都没意见,就你意见多?” “就是!沈壮你也太自私了!” “人家沈柱也带着人编了,他怎么不说多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数落起来,唾沫星子都快把沈壮淹了。 沈壮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只能恨恨地坐了回去,看向沈柱的眼神里,怨毒又深了几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村长沈红星就带着几个村干部,拉着板车去了公社粮站。 可到了地方才发现,粮价已经涨了一分钱。 最后,二百八十多块钱,只买回了两千三百斤玉米面。 虽然比预想的少,但看着仓库里重新堆起来的粮食口袋,村里人悬着的心,总算是稍稍安定了一些。 有了应急粮,下一步就是解决知青的住宿问题。 村里组织人手,开始扩建知青点。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北风刮在人脸上,像刀子割一样。 到了晚上,山里时不时就能传来悠长而凄厉的狼啸声,一声接着一声,听得人头皮发麻,根本不敢睡踏实。 这天,一个消息传遍了整个连山大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