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遗书-《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


    第(2/3)页

    耿克金拉着两个年轻人向徐阳介绍道:“这位是孙景,这位是孔泰,这二位是徂徕书院最杰出的弟子。”

    那孙景、孔泰向徐阳行儒家礼后便站在一旁。

    显然多多少少是有些文人傲骨,骨子里便有些轻视武人。

    耿克金向徐阳歉意的笑了一下,徐阳摆了摆手示意不在乎这些虚礼。

    徂徕书院的大名徐阳自然知道,北宋时期建院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了。

    三百余年内不知道培养出多少杰出儒家弟子,北宋时期朝堂上亦有不少徂徕书院出身的官员。

    耿克金寒暄几句之后便离开了,现在关键时期所有人都在为明日的出征做准备,耿克金自然也不例外。

    徐阳带着五十名读书人来到校场。此时校场上的那些铁炉之物都已拆除干净。

    空荡荡的校场上摆放着五十张书桌,每张书桌上都摆放着大量的纸张。

    徐阳转身向五十名读书人说道:“辛苦你们为我这些弟兄写一份遗书。”

    孙景、孔泰等人来时便想过这姓徐的将军召见他们是何意图,毕竟他们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肯定不会上战场杀敌的,只不过一路上这些人左思右想始终没有头绪。

    此时听徐阳说召集他们前来是为了给这些大头兵们写遗书,一个个脸上挂满了不以为意,甚至有人还觉得大材小用了,居然让他们堂堂徂徕书院的学生来给这些士兵写遗书。

    徐阳见这五十人皆面露不屑,顿时气上心头,大声呵斥道:“怎么?诸位觉得我们这些士兵低人一等,不配你们亲自动手书写?”

    孙景见徐阳发火,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连忙说道:“不敢不敢。”

    徐阳直接开口说道:“两千五百将士,你们五十人每人五十封遗书,写不完就别走了。”说着徐阳将唐刀拍在书桌上。

    换成别的时候,徐阳绝不会如此生气,可明天自己这两千五百人便要上战场了,到时候能活着回来几人,谁也不敢保证,他只不过是想让这些弟兄们在人世间留下最后一点痕迹而已,这时候还给他摆文人傲骨,这不是找死呢吗。

    五十名读书人个个战战兢兢的坐在了书桌旁,哆哆嗦嗦的开始研磨。

    徐阳虽然说的轻描淡写的,但他们从徐阳的眼神中却感觉到了凌厉的杀气。

    徐阳见读书人就位后,走到点兵台上大声说道:“各校尉安排好将士们挨个前去写遗书。”

    “别说什么不知道写些什么,或者全家就胜自己一人写了也没人看之类的废话。”

    “都给老子把心里话写出来,把这辈子想做却没做到的事写出来,谁敢不写军法处置。”

    说完之后徐阳转过身去,不给将士们一丁点拒绝的机会。

    徐阳最后说的几句话确确实实是他们心中所写,这些人大多都家破人亡,写了给谁看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