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关门弟子(求月票)-《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


    第(2/3)页

    一进董府大厅。

    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目光全部集中在董学孟与徐阳二人身上。

    在场的都是人精。

    从董学孟那满脸笑容上,众人心中虽不知发生了何事。

    但众人皆能确定一点,那便是此事定与徐阳有关。

    董学孟走进大堂,直接作与主坐。

    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

    这才满脸红光的宣布道:“今日,诸位齐聚我董府,正好也为我与徐阳做个见证。”

    满堂华服朱紫贵人齐刷刷地将目光聚集在董学孟身上。

    众人心道:“重头戏终于要来了。”

    颜琪玉目不转睛的盯着徐阳,心道:“这才多久?他便醒来了?醒来也就罢了,看这情况接下来董副帅所说之事定然不小。”

    “且还与他有关?这段时间他又做什么大事了吗?”

    颜琪玉强行安耐住内心的好奇,亲耳聆听。

    董学孟看了一眼站立一旁的徐阳。

    郑重道:“今日,我董学孟当着诸位的面,收徐阳,为关门弟子!”

    谷蚊“收徐阳,为关门弟子?”

    “关门弟子?”

    人群中瞬间传来一片哗然。

    这可是董学孟的关门弟子啊,董学孟已经整整十年没有再亲收过弟子了。

    上一个亲收弟子还是苏维之,可那已经过去十年了。

    当代的徂徕书院三大才子文采那么出众都没有被董学孟收为弟子。

    更何况还是关门弟子。

    这徐阳,何德何能啊。

    要知道,董学孟关门弟子的分量,可远远高过徂徕书院三大才子。

    毕竟三大学子每三年都会出现三人,而董学孟已经足足十年没有收徒了。

    但凡是董学孟亲传弟子,随便到哪个城池,随便到哪个政权那儿,都会被当成座上宾对待的。

    即使到了金国,金国藩王以及金国朝廷也会以礼相待,当然,前提是你能过董学孟这一关。

    说什么山东路文坛领袖,书法第一人,那只不过是人家的自谦罢了。

    即使到了江南之地,提董学孟的名字,在文坛照样好使。

    .....

    徐阳听着周围的议论声,这才明白古时关门弟子的分量,以及董学孟在整个文坛的分量。

    可以说,有了董学孟关门弟子这个招牌,那么在山东路,他将不会发愁无文人可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