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一类则是身着儒衫之类的书生,大部分步行,小部分则是乘坐马车。 第三类则是带着小孩的妇女,或是带着丫鬟的千金小姐,这一类人一看便是凑热闹的。 至于这最后一类则是泰安城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些官员中凑热闹的有之,借机观察风向的自然也有之。 张安国甚至还在人群中看到了安守礼与牛大山等人的身影。 看到这儿,张安邦面无表情的叹息一声。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大年初三董学孟收徐阳为关门弟子,当时便有大部分书院学子倾向于飞虎军了。 昨夜一首青玉案·元夕,无疑让这部分学子数量大大增多了一些。 单看那些学子乘坐的马车,张安国依稀能分辨出一些学子的身份。 无一例外都是城内有名有姓的商贾。 “走过去。”张安国定了定神沉声说道。 如此多的人若是强行驱逐,势必会对他的名声造成一定的影响。 无奈之下,张安国只好选择步行。 “王兄,你这也是去投飞虎军吗?” 谷侙张安国刚一走下马车,便听到身旁有两名书生模样的男子正在互相打着招呼。 张安国不动声色的跟着人群往前走,身旁虽然布满了乔装打扮的亲卫。 因声音太过嘈杂,所以张安邦走路的步伐并不快,且竖起耳朵倾听不远处那两名学子的交谈。 被称呼为王兄的书生与那书生互相见礼后开口回答道:“有这个打算。李兄这是也打算去投飞虎军?” 被称之为李兄的书生笑了笑说道:“正是。” 王兄疑惑道:“你家父亲允许了?” 王兄名叫王俊山,那被称之为李兄的李姓男子名叫李长成。 二人家中同为商贾,自幼便是玩伴,王俊山清楚的知道李长成的父亲一直希望自己这个独子能够学业有成,最好是在泰安城考取一个功名。 好以此光宗耀祖,这样的父亲又岂会允许自家独子前去投军? 李长成笑了笑说道:“一开始家父是无论如何都不允许的。” “哦?那后来为何同意了?”从李长成的话音中王俊山自然听出现在是同意了的,好奇的询问道。 李长成哈哈大笑道:“一开始是多亏了董副帅。” “董副帅?这和董副帅还有关系吗?”王俊山闻言不由得更好奇了。 “哈哈哈,怎么没有关系,那日董副帅收徐将军为关门弟子的时候我家老爷子便动摇了。” “你知道我家老爷子怎么说的吗?”李长成哈哈大笑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