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安静一点,快看,徐将军上点兵台了。” 闻言,围观百姓低声议论声瞬间戛然而止。 徐阳单手扶着腰间唐横刀的刀柄,在众校尉的陪同下踏上了那并不高的点兵台。 于此同时,那第三通鼓也正式结束。 徐阳目光缓缓扫视整片校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面无表情的张安国。 其次则是那脸色铁青且挂满疲惫之色的安守礼。 至于牛大山等人,则被徐阳一扫而过。 目光缓缓转动,此时整个校场内内外外皆坐满了人。 最终,徐阳将目光转向校场最右侧那一个个方阵处。 最前方的一个五百人方阵赫然全部是由书生组成。 见到此徐阳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 一身儒衫的陈亮快走几步,将一个铜皮大喇叭与一张裁剪得体的纸张递给了徐阳。 徐阳伸手接过铜皮大喇叭与那张书信。 细看了两眼,便将书信收入袖摆。 信中所写,不是他物,正是陈亮等人刚刚统计出来的人数。 其中书生五百余人。能有五百余书生投军,说实话这大大的超出了徐阳的心理预期,毕竟一开始登记造册的书生数量仅仅只有一百余人。 书生数量是好看了,但其他两个重要数据却颇显寒酸了一些。 凯旋途中报名的三千民夫,此时到场的仅仅只有一千五百余人。 而大年初四那几日报名的一万五千余人,此时到场的仅仅只有五千人左右,险些连报名人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满打满算,真正愿意走到最后一步的也只有七千人。 这和即将扩军的一万一千人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很显然,张安国对徐阳所做的一系列打击,并不是没有一丁点的效果。 徐阳面无表情的将手中书信收入袖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