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一首诗背完,秦奉也饮完了一坛酒,重重的将酒坛砸在地上,碎裂的酒坛声都没有将被震惊的满屋青年俊才和肃王爷所震醒,依旧沉浸在秦奉所写的蜀道难之中,秦奉,不!李太白的这首蜀道难,当真实在太震撼了,也是秦奉从小到大背诵最为熟练的一首古诗,因为这首诗写的实在太好了,不光写出了蜀道的艰难难行,还写出了蜀地的重要,诗词虽不是正常古诗的对仗工整,但是平韵得当,真是壮阔波澜,让人钦佩。 这首诗不光写出了蜀道上行人的神情姿态,也侧写出了蜀道景象的险奇,真是让人觉得实在不可思议。 赵灵儿诗成之后,环视四周,一时尴尬的不知道这个纸张的送给谁,因为谁都是那副沉浸其中的面相,随后赵灵儿看了看秦奉,秦奉也无奈的耸了耸肩,示意自己也不清楚,应该如何处理。 这时只见肃王爷最先反应了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手,鼓起掌来! 有着肃王爷的带动,大家也都醒悟了起来,纷纷鼓掌,这回可真不是跟风拍马屁,而是真的被秦奉这首蜀道难所折服,这首诗写的真可谓开创先河,如果说秦奉前两首诗,青玉案和暗香让人绝得秦奉的诗才仅限于风花雪月,那么这首诗就一下将秦奉的高度提升到了国士的标准,非是名家宿老不能有此大作啊! 人群之中赞誉之声不绝,都是佩服、敬佩等字眼,这让秦奉觉得还是当初语文老师说的对,多背点东西,总会有用到的时候! 秦奉也是谦虚的对着满屋的学子抱拳致意,说道:“谬赞、谬赞了!” 杨清更是激动的说不出来话,颤颤巍巍的走到秦奉面前,像一个垂暮的老者,难掩心中激动的神情,一是因为秦奉作出如此壮丽的诗篇,二则是秦奉这首诗篇居然是为了自己所做,为了自己赌诗不输!而且这首诗写的在杨清眼中,可是比张景的诗词还要好!完全没有任何个人情愫。 杨清身后的朋友也都崇拜的看着秦奉,不敢相信秦奉居然真的写出这么好的诗篇!看样子秦奉又收获了一众小迷弟。 杨清激动地说道:“秦兄如此大才,高义,小弟敬佩不已,这等传世名作,用在赌诗实在屈了!全赖小弟,全赖小弟,让秦兄和这首蜀道难蒙尘啊!此等恩情,小弟和清河杨家万死尤不能报以。”说着就要哭出声来。 看样子杨清对这首蜀道难用在赌诗实在不好意思,也是,用在赌诗的诗词多有功利,作者很难写出好诗好词,所以大家对赌诗的诗词,一直不太待见,当然刚刚张景的蜀道难也让大家大开耳目,绝得赌诗也能出现好诗词,只不过,秦奉的这首蜀道难一经问世,估计世人以后只要一提蜀道难,想到的仅有秦奉的这一首了。 秦奉赶紧伸手扶住杨清,戏想道,这个柔弱书生可不要突然倒地,讹上自己,毕竟杨清的神态可是很是激动。 秦奉赶紧说道:“杨兄多虑了,你我君子之交,何至于此。” 杨清见秦奉这么豁达洒脱,心中的崇拜更是无以复加,心中暗道,这个秦兄果然不是我所能及的,日后一定要报答秦兄啊! 在这秦奉的搀扶下,也直起了身,看向有些目瞪神呆的王清河,清河王家的大公子! 王清河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刚抨击的沽名钓誉、抄诗窃词之辈,居然直接写出这一首传世名作,其内容比淮安先生张景写的要好太多,张景的蜀道难与之相比,就显得有些空洞单一。 王清河自然看到秦风和杨清往过来的眼神,下意识的后退两步,吞咽了一口口水,神情紧张。 这时一直在鼓掌的肃王爷快步走了过来,再次环视了秦奉一周,赞叹道:“秦奉啊!秦奉!你这真是让本王彻底记住你了,想不到少年俊才胸中除了风花雪月,还有国士之风!这一首蜀道难写的那是巍峨壮阔,魄力十足!最难得的是,你居然还能写出蜀地对我大秦的重要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果真如此,本王即使亲临蜀道亦不能有你这般感悟,千言万语只能说,敬佩二字!好个少年啊!”肃王爷说的高兴激动处,大手拍了拍秦奉的肩膀,以示嘉奖! 秦奉尴尬一笑,说道:“王爷严重了,秦奉不过是将心中所想书写而出,一时口快诗句都不得对仗,多谢王爷赞誉。” 肃王爷挥手说道:“你太谦虚了,这么好的诗词,还要那些传统诗词的束缚,岂不是白白浪费好诗,你这首诗我一定会面呈皇兄,让陛下亲自欣赏,这首诗关于蜀地的绘写和重要意义,值得深思,陛下一定会给你赏赐的!” 周围人一听,暗道这个秦奉估计马上就要平步青云了,诗词上呈陛下,多莫大的殊荣啊!读书人这辈子的梦想也不过如此!陛下若是心情好,说不得赏个翰林院学士,一个大秦的清官人多好,一辈子就稳了,这帮人即使羡慕又是嫉妒,羡慕秦奉的诗才,嫉妒秦奉的好运,这首诗居然得到了肃王爷的欣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