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远方来客(四)-《秋与秋月》


    第(2/3)页

    子信苦笑道:“实不相瞒,两年前我离开马场后,便去到城北的张家大院做了一名杂役。但从今儿一早起,便是自由之身,再无任何差事可言了。”

    “杂役?”陆云湘一怔,又细细打量了他一番,摇头说道,“不像,以公子的才学气质,怎会屈身去做一名仆役?”

    子信自忖所言非虚,但那张家大院乃是卧虎藏龙之地,里头的仆役随从也皆非等闲之辈。这番情况,陆云湘刚来云州,如何知晓?她见子信微微一笑,想来似有不便告知之处,也不再追问。

    当下既已酒足饭饱,客中人流渐多,也就不便继续久坐。子信想起还有事相问,乃道:“陆姑娘刚来此地,便随我在这云州城中走上一遭如何?”

    陆云湘笑道:“本姑娘正有此意,便有劳公子带路了。”

    子信道:“陆姑娘不必客气,叫我子信就好。在云州的这段时间,若是有什么用得着在下的,尽管去长宁街找我便是。”

    ……

    泉镜山庄所在之处,乃是云州东南一隅,虽别具一番景致,却远不如城中心那般繁华。出了庄外,沿着长盛街向北而行,周围的气象便逐渐热闹起来。街道的人流随着两侧店铺与商贩的增多而愈发密集,各种吆喝声、喧闹声回荡在云州的上空,来往行人络绎不绝。要知道在邻近的其他州城,市集买卖都有着严格的时间和场所的限制,街道摆摊也只有在特定的日子才被准许。但是在云州,这番盛况却早已成为常态,初来乍到之人都不免一阵感慨。

    云层之上霞光微露,天空飘着阵阵凉风,轻拂着佳人的衣裙。陆云湘容貌虽非绝美,却是风采翩翩、英姿飒爽。子信心情大畅,一边悠闲地散着步,一边向她讲起沿街所见的风光。

    陆云湘四下里望着街道两旁的行人商贩,好奇地问道:“不是说云州城中有许多的外族商人吗?怎么我这几日下来,却没怎么见着呢?”

    子信回道:“官府有规制,外族商人的经营之地仅限于永安大街西边和长兴街两旁的榷场。这里是城东,在这边做生意的几乎都是汉人商家。”

    “原来如此。”陆云湘点头道,“可这里的官府为什么要允许外族人在城中长住呢?”

    子信笑了笑说:“姑娘有所不知。这边塞之地,如遇两国交战,那便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若是休战时期,各国之间的互市便会兴盛起来。不管是契丹人也好,塔塔尔人也罢,你用马匹换我的丝绸,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呢?”

    “想不到朝廷对这些西北部族竟如此宽宏。可这样贸然让他们进到城内,就不怕生乱吗?”陆云湘悠悠地问。

    子信摇头道:“来这里的都是些地地道道的生意人,官府会给他们派发指定的文牒,而且进出城时也会受到严格的盘查。如果是奸细之徒,那肯定是无所遁形,很快便会暴露身份。”

    陆云湘一听,忽然侧过身看了看他,说道:“如此看来,你对这互市的制度还挺津津乐道的嘛。”

    子信笑道:“姑娘方才问我在这儿谋得是何差事。实不相瞒,我在离开马场后,所作之事便是和这市集贸易相干。如果没有与外族通商,这边塞荒凉之地,又有多少人会到这里来呢?”

    陆云湘沉思片刻,迟疑着问道:“那如果……我是说如果,倘若有一天,朝廷和契丹再次开战了,你又当何去何从呢?”说完便停下了脚步,似乎很迫切地想知道他的答案。

    子信顿时怔住,这么犀利的问题难为她想得出来,随即耸了耸肩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就到塞外放羊去,岂不悠闲自在?现在云州的气象一派祥和,我还真没细细想过呢。”

    “公子此言差矣。”陆云湘不以为然地说,“古人云‘生于忧患,生于安乐’,若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对潜在的变数不先未雨绸缪一番,可是会吃苦头的。”

    子信这两日一直有预感,似乎有什么剧变将要发生。听她这么一说,心中便更有些不安了,一时间眉头紧锁,沉吟道:“言之有理。”

    陆云湘又轻声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你也不必当真。”说罢便放快脚步向前走开了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