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 文香书院-《秋与秋月》
第(2/3)页
第二年开春,书院里新来了一位陌生的少年,就坐在叶添的前面。这名少年并非云州当地的人家,非但叶添与他素未谋面,书院的其他孩子也都不认识他。经过先生的一番介绍,得知他名叫罗子信,来自关中,仅此而已。至于父母是谁,因何来此,现住何处,根本无人知晓。他平常极少说话,对周围的一切都十分冷淡,偏偏叶添也是个傲娇的家伙,半个月相处下来,两人对彼此的了解还停留在最初的映像里。
但叶添对这位外地的同窗还是非常好奇,就像家养的蜜蜂嗅到了野花的香味一样,恨不得立马探个究竟。这位名叫罗欢的少年长得颇为清秀,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看上去略显斯文,却又透着一股不拘于世的高冷之气。叶添发现他对随身携带的一本蓝皮古书爱不释手,目光经常看向窗外的天空和院落,不时轻吟着自己听不太懂的言语。每日放学之后,他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堂,行踪神秘,让人摸不着头脑。
文香书院的教书先生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学究,人们尊称他为施老先生,曾经中过当地的举人。施老先生平日里面向谦和,但对自己的学生却是极为严厉,一把沉香木戒尺不知打过多少人的手心。但凡有人犯了戒规,或是没有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必将面临严苛的处罚。然而最令书院的孩子们苦恼的,还是他那近乎沙哑的嗓音,让人听了浑身发麻,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一躲为快。
终于有一天,老先生在授课之时察觉到了几丝的怪异。他见子信正用手托着脸颊,目光凝视着窗外陷入了沉思,不禁眉头一皱。叶添见老先生略带气色地走了过来,便有意咳嗽了几声。待子信回过神来时,老先生已经站在了他的身旁,一手将他的那本古书夺了过去。学堂里瞬间一片死寂,大家都预料到会有一场好戏上演,纷纷朝这边看了过来。施老先生平日里对不听讲的学生最为反感,连叶添都不禁吸了口凉气,生怕他发起火来。
出乎大家的意料,老先生并没有立刻发怒,只是轻轻用手中的戒尺敲了敲木桌,托着嗓音问道:“这书是你自己的?”子信仿佛还没意识到自己犯下大错,于是点了点头,回答说:“是的,老师。”老先生的手攥得更紧了,又问道:“你刚才一直盯着窗子外头看,在想些什么?”子信想了想说:“老师,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老先生道:“说说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瞧向了这边,只听子信说道:“学生在书中所见,唐人韩昌黎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草色远看明晰,为何近看却反而有失真切了呢?”
学生们互相对望了一眼,都耸了耸肩不知所云。老先生眉头紧锁,绷直了满是皱纹的脸颊,不等罗欢把话说完,便发怒道:“每天不认真听课,尽在这些浓词艳曲上下功夫,若是无心念书,明天你便不用来了!”当下把书往桌上狠狠一丢,便转身走了回去。
叶添心中一惊,他从未见老先生发如此大的火气,竟说出“不用来了”这样的话语,可知是被气得不轻。学生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子信却是一脸淡然,似乎完全不以为意的样子。老先生拿起戒尺用力敲打着前台,喊道:“肃静!”大家于是又安静了下来,开始下一段的课业。
临近傍晚,书院里的学生渐渐散去,子信一如既往地留在了室内,仍旧拿着手中的书本看得兴起。不过这次,叶添并没有着急离开,他有心想要瞧瞧这个神秘的家伙究竟是何来历。
“天色已晚,你还不打算回家吗?”叶添鼓足勇气,打破了许久的静默。子信轻轻笑了笑,说道:“四海漂泊,何处为家?”叶添不明就里,又问道:“那你的父母呢?他们没有跟你在一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