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半个小时候,沈风再次回到了沈氏集团。 坐在宽阔的办公室内,沈风凝神思索。 如今范氏集团内乱不断,股价一叠再跌,他花了八十亿的资金,再加上从银行贷款的三十亿,通过操控震荡股市,一共收购了范氏集团百分之十的股份。 百分之十的股份,就已经是第二大股东,可想而知范氏集团的股份分散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这百分之十的股份,却没有任何的决策权。 也就是所谓的同股不同权。 这也是大多数上市公司惯用的手段,上市发行AB股,A股是分红股,可以参与公司分红,但没有任何的决策权。 而B股不参与分红,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集团,也被称之为决策股。 大部分股东购买A股的时候,都要求附带一部分的决策股股,这样至少有投票权。 但沈风是在股票市场上扫荡的股票,这类股票全部都是A股。 所以,即使他现在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但也只有旁听董事会,提出建议的权利,连一张投票权都没有。 而范乐成虽然只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但他却牢牢的掌控者百分之五十三的决策股。 再加上范家其他人手中的空决策股股,以及他的一些忠诚下属,范乐成可以控制集团百分之七十的决策股。 决策股达到百分之五十一,就可以掌控公司成为董事长。 不过即使这样,一些重大决策也需要和股东商议投票。 而决策股达到百分之六十七,就可以百分百的完全掌控公司,下达的政令在整个公司畅通无阻,没有任何股东可以提出抗议。 也就是说,如果沈风拥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决策股,他就可以提出沈氏集团并购范氏集团的计划。 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反对! 否则,他就算是将范氏集团的股份全部收购,手中决策权不够,也无法完成驱蛇吞象。 “决策股!” 沈风低声自语。 决策股才是关键啊! 目前,只要他拥有决策股,就可以进入集团董事会,就可以参与对集团的决策。 就在此时,宁欣怡推门一脸焦急的走了进来。 “董事长不好了!范氏集团要廉价售卖旗下的物业项目!” 沈风眉头瞬间皱起。 范氏集团之所以还有着一千五百亿的市值,就是因为范氏集团旗下那些还在盈利的项目。 其中,物业项目占比很大。 在如今的地产市场,物业可以说是躺着赚钱。 如果说范氏集团的物业项目被卖,那范氏集团的市值至少要再跌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之多。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物业项目,那范氏集团业务版图连整个江省都无法布满,江省之外的华东地区,更是近乎全部失守。 到那时,沈风并购范氏集团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沈风花一百一十亿收购的百分之十的股权,价值将直接被腰斩一半。 “他们打算多少钱卖掉物业项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