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谁要跟你斗-《商门娇》


    第(2/3)页

    莫说杜仁听得呆住,就是安大爷也是眉毛重重一跳,立时想到杜府大爷海难的旧事,再听柳氏这话还有什么串不到一起的,再看柳氏眦目欲裂的凶狠状,竟有几分疯魔样儿,片刻间竟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江氏却是清楚真相如何的,看柳氏的目光中既有怜悯又有不耻,一时也懒怠开口,只转眼去看陆念稚。

    “唐老太太误会了。当年下令改航道的却不是大哥,而是柳家大爷。”陆念稚抬眼,明忠就将早准备好的日志拓本送上,交一份到唐加明手中,又展开一份供在场众人看,“我大哥的私人日志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当年货物脱手后本该照着行程返航,是柳家大爷贪心不足,还想着改道往基隆港口再多走一趟,路上才遭遇的海难。”

    柳家大爷是柳家当年的家主,也是柳氏的娘家亲兄长。

    杜府大爷的私人日志停在海难前一晚,架不住柳家大爷鼓动了船上大半人联合要求改道,他寡不敌众又是在汪洋大海上,除了应下还能如何,改道后就将事情前后都记入日志中,原本只想着自家排解下心绪,不想竟遇上天灾,遗笔倒成了证据。

    杜仁扯过日志一看,和凑过来的安大爷一对眼色,已知陆念稚的话再假不了,柳氏却是恨错了人,杜仁立时底气十足的恶狠狠瞪过去,张口倒不至于为难个老老太太,只恨道,“你自家闹了个乌龙,倒肯下狠手去害瓷窑的人命!倒好意思一口一个要讨人命债?暗地里还下黑手动我杜府的生意,如今不给个交待,我就去找官府讨公道!”

    柳氏能撑这么多年不过是因心里吊着口恶气没出,一听陆念稚的话不愿信,急急抓来唐加明手中的拓本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越看脸色越白,不愿认事实但心里那口气早就散了,这一散人就跟着萎顿在座,坐也坐不住,一双手扒着椅把掐出青筋来,反反复复的念叨着,“不可能……胡说,胡说!”

    她恨了十几年竟恨错了人,而本该恨的却是娘家最亲的大哥,这样的事实叫她怎么承受得住?

    本就因质问江氏时有些疯魔了,这下再撑不住,语气神态竟有些癫狂起来。

    安大爷看不下去,上前一把撑住柳氏,盯着唐加明眼中神色意味不明。

    呆愣的唐加明尚未消化完前因后果,叫未来岳丈这一眼盯得骨寒毛竖,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咬着牙道,“瓷窑事故只是意外,贵府生意出差子是个什么情况尚未有定论,可不能算到我唐家头上。”

    半个字不接海难、人命,只揪着生意不松口,晓得此时就算没底气也不能直接认了是自家动的手脚,否则安家会偏帮哪一家还不好说。

    他话音未落,不用陆念稚示意,明忠就抖了日志拓本收进怀中,一拍手又有人鱼贯而入,正是几处出事的铺子掌柜,张口就将暗中拿住的证据抖出来,又揪了瓷窑事故的死伤家属丢在地上,袖手干咳一声,问,“你说说,瓷窑事故到底是不是意外?”

    捉来做人证的就是当日带头闹事的老苍头,本以为几家人揣着横财远走高飞合该安稳了,哪想走到半道又被“请”了回来,心里明镜似的晓得此时不说,杜府的人再不会保他们,忙就磕头道,“不是意外不是意外!是有人暗中使了银钱,要我们往窑炉动手脚,就是唐三少派来的人!”

    他根本不知接头的是唐家的人,但现在咬出唐家来,谁还在乎细节和真假。

    唐加明狠狠闭眼,张开眼目光扫过杜振熙,嘴角噏合着还没开口,就听陆念稚轻笑一声,转头看向安大爷,“唐老太太有句话说得倒不错,总归是十几条人命,因为谁丢的命是一回事,跟着谁出海又是另一回事。

    当年到底是大哥牵头出的海,没能顶住不叫改道的也是大哥。这场海难到底和杜府有关,否则当年也不会心甘情愿赔出许多银钱去。如今……杜府生意的亏损,我们也不和唐老太太计较。另外再送上瓷窑皇商竞标的全部份额,权当是了断两家恩怨了。”

    他们要断的是唐家的祸患,并不想牵连安家,由着两家继续去操持瓷窑皇商的事,柳氏想和他们斗,他们却没有半点和柳氏歪缠的意思。

    陆念稚正想把皇商的事让出去,此时顺手一推,倒做了给安家的人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