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且郑朗亲自指挥,不怕军功被上司或者其他人贪没。 西夏人冲到对岸后,又遭到宋军的疯狂反扑。 直到从上午战到傍晚时分,窦舜卿这才让手下吹响撤退的号角,让出渭水。 这一战,宋军仅伤亡六百余人,却让西夏人倒下四千多将士,鲜血生生将渭水染成血河。 梁乙埋夺下了渭水,面对着这么惨烈的伤亡,心中也是戚戚,随后下令将古渭城重重围困起来。 第二天,他又下令从周边地区砍伐木材,制造攻城器械。 毕竟古渭城原先仅是一个大型寨堡,远没有河州与秦州城墙那样高大。 然后他看到士气略有些低靡,亲自骑马来到古渭城墙下喊道:“让你们郑相公出来谈话。” 郑朗真的出来了,站在城头上,向下喊道:“来者可是梁乙埋?” “正是某,郑相公,你城中仅有一万余兵力,快点投降吧。” 郑朗与窦舜卿对视一眼,呵呵一乐,又冲城下喊道:“梁乙埋,你们梁氏把持西夏朝政,你们国主长大以后,定难不容,没藏一家就是前车之鉴,某劝你还是早点投降我朝,以保你们梁氏一脉。” 这分明是挑拨离间了。 梁乙埋大怒道:“城上的宋军听好了,谁能擒杀郑朗,赏银十万两,官居一品。” 郑朗又是大乐。道:“梁乙埋。我这颗人头就值十万两?” 他身边的所有兵将一起乐了。郑朗这个脑袋不要说十万两,十亿两也未必买下来。郑朗又看了看梁乙埋的身后,说道:“没有想到某看到了许多吐蕃人,什么时候吐蕃人没落如此。成了西夏人的走狗?” 又是一次挑拨离间,吐蕃人与汉人没有多少仇恨,可与党项人乃是世仇,在唐朝时。一度视党项人为下等部族,在他们剥削侵略下,党项人这才从大积石山与松藩草地北侧迁移到凉州、灵州。至今,吐蕃人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一份骄傲。只是吐蕃未出大的枭雄人物,一统吐蕃,包括唃厮啰在内,都没有将六谷部收回来,宋朝又未出手,这才忍辱负重地附庸于西夏人。但大多数吐蕃人心中对西夏人仍瞧不起,或者仇视。 郑朗说道:“诸位听好了。谁能得梁乙埋人头,罚银一百两。” 一名宋兵不由奇怪地问道:“为何?” “这样的人留着祸害西夏多好。”郑朗淡淡说道。 所有宋军皆大笑起来。 梁乙埋大怒,喝道:“攻城。” 没有那么好攻的,城中一万五千名宋兵,也许梁乙埋占据兵力优势,也许古渭城不那么高大,但想攻下古渭城,没有一两个月功夫是不可能的。 第一天攻城不果,相反地丢下五六百具尸体。 另一边,王原却在犹豫他的一项决定。 王原与西夏人有着丰富的交战经验,论凶悍,西夏人远不及生女真人,论军纪又不及宋军。但这支西夏军队到来,他隐隐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让他有些忌惮。 侥幸后方早有准备,提供了许多防御武器,而且城中有两千宋兵,守城时间不长,只有十天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更让他放松,西夏人发起进攻了,但多是佯攻,雷声大雨点小,双方损失皆不大。 但到了第七天,王原听到一条很不好的消息,李清所以攻打通渭堡乃是佯攻,真正用意却是鸡川寨,借着攻打通渭堡之机,他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大破鸡川寨,烧杀无数,逼迫鸡川寨周围诸羌投降西夏。然后迅速将诸寨壮丁一起征兵,让他在短短两天扩张了八千多兵士。因为亲人送到西夏军中,金鸡寨诸族不得不捆绑在西夏的战车上。 也就是因为他的懦弱,导致金鸡寨失守,使得德顺军与秦州道路中断。 因此王原想趁李清不在军营时,夜晚劫营。 不过他有些犹豫不决,毕竟郑朗亲自派人送来一叠关于李清的战报,此人不可小视的。 傍晚来临,因为是佯攻,又非是西夏人的真正主力,这七天宋军过得十分轻松,王原将诸将喊来商议。 皆认为可,郑朗的命令仅是要求守住十天,怎么守未说,更没有要求不得出寨主动应战,不算是违反命令。而且这些年宋军战绩十分辉煌,无论是对西夏,或者以前对交趾,现在对吐蕃,几乎是所向披靡,这给了诸将信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