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王绾-《我是秦二世》


    第(2/3)页

    沟壑密布的耷拉脸皮上,一块块带着异样颜色的老年斑异常的醒目。甚至在王绾的手背上胡亥也同样看到了那一块块青苔般大小的老年斑。

    在这个时代,如此多的老年斑出现在王绾的身上,胡亥知道,王绾身上的老年斑即便不癌变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对王绾其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介绍的并不多。唯一有所记载的应该是司马迁的《始皇本纪》中曾经提过几点。对这位在帝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实际贡献,因守成多于进取而被始皇帝直接拿掉丞相位的大秦丞相,在史书中再没有任何的记载。甚至连生卒之年都没有。

    只有胡亥清楚,在始皇帝一**的压榨大秦有限的战争潜力而疯狂的南征北战时。能够将关中之地玩转。有条不紊的提供大军征战所需的粮草、兵卒、兵械等等。就不能说王绾没有任何建树。对大秦没有任何的功劳。

    也许始皇帝当日同样也明白这一点,而为了最终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并堵住大秦群臣的悠悠之口。始皇怠择了直接拿时任大秦丞相、并坚决主张大秦沿袭周制采用分封制以安天下的王绾作为替罪羊,震慑群臣。

    这也许就是为何王绾虽然被剥夺丞相位,却始终保留大庶长爵位并还能活到今天的缘故了。

    王绾不是没有才能,也不是对大秦没有任何的贡献。只是,他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始皇帝又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找到一个足够的分量的“鸡”,然后杀给“猴”看。

    这个时候显然不适合胡亥跟王绾叙旧,因为吉时已到。

    古朴的黄钟大吕之声从咸阳宫广场一侧奏起,这是沧桑的老秦音符,是一辈辈的老秦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真实写照。

    胡亥对着起身的王绾点点头,然后缓步沿着长长的玉阶朝下行去。

    王岩则是搀扶这王绾跟随在胡亥身侧,当然他们走的不可能是玉阶中间的皇帝御道,而是两边的臣子台阶。

    大秦群臣,无数的咸阳世家贵族们看着蹒跚行走的王绾心中复杂之极。皇帝到底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点,从今天开始,哦,不对,是从王绾之子王庚被皇帝下诏直接擢升为内史的那一刻起,王绾一族已经正式的开始宣告回归了。

    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在皇帝一念之间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