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射猎-《书香贵女》


    第(2/3)页

    历史书上关于周朝正式衰败分裂的时间,用了一个关键事件来定义,便是为搏美人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从那个时候起”

    “为什么?”韩雁不解的问,“那个离卫鞅变法隔了三百多年呢为何这么远的都要知晓?”

    林若拙便问:“卫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林若谨背的很流利,张口就来:“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

    “停!”林若拙打断他,双手一摊:“井田制是什么?怎么划分的?谁最受益?为何秦国一开始并不重视农桑?奖军功,可激发将士士气,为何其它五国做不到秦国这样完善?”既然不是搞应试教育,那么,故事总得从头说起其实,韩夫子挑商鞅这个‘点”是想开启春秋战国时代这个大的‘面’吧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林若谨无言以对,他停下思索,片刻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难怪先生给了这么久的时间”随后,又是紧张:“天哪,好多资料要查,韩兄,我们得加紧了!”

    韩玉微微一笑:“是得加紧小妹,你看,我忙的很,没时间帮你修改画稿“韩雁不依,嗔道:“你又不是刻刻埋头苦读,休息的时候帮我瞧着改改又能累到哪里去?”

    韩玉沉吟:“我倒无妨,只是会耽误若谨兄弟”

    “不就是找资料么?”韩雁拉过林若拙,“我们也可以帮忙的呀,若拙,你说是不是?”

    林若拙没什么意见,怎么样她都行:“我回去问问母亲,她同意就行“回去后,林若拙便向黄氏汇报申请,黄氏仔细问了韩夫子教给林若谨的课题,当即拍板定案:“你只管去”稍后,又道:“你别怪我说话直,谨哥儿性子有些努读书怕也是不易转弯韩家哥儿显是个伶俐的,人真诚,是值得一交的良友少年同窗,将来同殿为臣,有良师益友,终身受益不尽”

    林若拙也是这么看的,韩家人是很值得一交的朋友,韩夫子更是难得的良师黄氏看重,大约也存着为林若信和林若慎几年后读书的打算

    于是,莫名之间,一个不定时的四人学习小组就这样古怪的诞生

    有了韩玉的加入,月夜百合图修改的很快,当他掌握了透视技法以及光线明暗的表现力后,一通百通没几日,四幅画作基本完成,剩下的,便是韩雁的任务,将它们绣到绫罗上

    “用深色的料子”两人先拿了一小块来做试验,林若拙指手画脚:“月夜的光晕不要那么整齐的针脚,你试试乱针绣”

    “乱针绣是什么?”韩雁发问

    林若拙这才知道,这个时代尚没有乱针绣少不得又搜肠刮肚,憋出几句久远的记忆:“就是色彩不一定要套色乱一点没关系,针脚可以随意一点,就像画笔涂抹远观效果非常好……”

    韩雁拿着绣花绷想了半天,下了几针,看看,皱眉,又改半天后道:“这个得慢慢琢磨你别虎视眈眈的在一旁瞪着,若闲了就帮我哥他们理资料去”

    因为是四人小组,他们的活动地点便在书房林若拙也知道自己在韩雁这边能帮的忙有限,便去了林若谨那边,替他抄写找出的资料很自然的,她多次引用了排表的形式,一句“哥哥在外头学来了”便交待了出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