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咸阳古渡-《天下安康》
第(2/3)页
黄明远在泾阳留了一夜,叔侄二人对月畅饮,直到天明。虽然叔侄二人已多年未见,但血缘里的关系,并不感到陌生。
看着黄明远身边静默如山的卫士,再看看风采不凡的侄子,黄玠心中不住地感慨这个长侄比当年的大兄要更加天资卓绝,更加的胆大才高,也比兄长更加的精明果决。或许当年他们几兄弟做不到的事情,这些子侄辈的可以做到。
长安日近,黄明远也不能在此多待。第二日一早,黄明远一行人便离开泾阳,直奔南面的渭水渡口而去。
旅泊穷清渭,长吟忘浊泾。东流的渭河水冲击出古老的关中平原,滋润了八百里关中的土地,让这里成为一片天选之地。而关中也在前汉灭亡沉沦之后,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胡汉交杂,再次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古老的渭河渡口,沿河的栈台石已磨得发亮。
这是渭水封冻前最后的繁华时光了。从两淮往长安运粮的商旅此时拼了命地向长安云集,唯恐哪天大河冰封,被堵在半路上。
西来的商旅在东面的灞桥渡口根本排不上队,有机灵的船商便向东在这处古咸阳渡口过河。
虽然比不上灞桥渡口的繁华,但这里也繁忙地紧。人流涌动,马蹄声乱,吵杂的声音让这里越发显得欣欣向荣,大抵一座商业城镇的形成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的吧。
这里不仅商旅众多,也是从长安通往关北的要道。
从这一路往北就是甘泉了,那里冬暖夏凉,是个夏天避暑、冬天养生的好地方。因此这里与长安之间来往多人,达官贵胄不绝如缕,更不时有公子王孙之人上前抢道。
这种事见得多了,黄明远也不愿做什么除暴安良的大侠多生是非。长安不大点地方,什么物质都紧缺,可就是官多,敢抢道的也都不是凡人。自己虽然不怕事,但也不愿惹事。
黄明远做不出那些欺男霸女的事情来,因此命手下亲兵包下一辆大船,又让他们去排队等候过河,自己便领着其余人向渡口头上的几处酒家走去。这里不是东来或西出的货物收储地,只是灞桥渡口和咸阳西渡口的一个分流点,因此运输业和商业发展起来也没有多长时间,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草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