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率军平叛-《天下安康》


    第(2/3)页

    到时候在大宝殿之内的柳述邓完全可以以少量军队扼守一门,其余主力攻打另一门外的黄明远所部。如此布置,其优势更大。

    但两个方向黄明远却皆不能放弃,真是令人好生为难。

    最后虽然手中无人,但黄明远还是得分兵。黄明远以老将赵才为主帅,再由陈远辅佐,率三百余人,负责守卫西面较窄的丹霞门;而黄明远则率其余四百余人,负责东面的大宝门。

    对于柳述,其实力如何,黄明远一无所知,所以这一战最后的结果,也很难猜测。所有人都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来应对这一战,以求能够击破叛军。

    在仁寿宫中,刀车、滚木礌石、床弩、砲车攻守利器全都没有,所以黄明远要扼守两门,只能靠肉搏应敌。而且整个仁寿宫是建在山上的,因此连挖掘壕沟都成了奢望。

    黄明远知道光凭这数百士兵,冲击大宝门无异于以卵击石。柳述的军队是他们的数倍,且以逸待劳,有宫门仰仗,这已经不是战术或者战略可以弥补的。

    因此黄明远没有选择贸然出击。

    这时陈远建议,在大宝殿以西是仁寿宫的马厩,其内有数千匹御马。他们若是能够抢占此地,夺得战马,然后将麾下士兵全武装成骑兵,以骑兵对柳述的步兵,这一仗便要好打了许多。

    黄明远听后大喜,决定先率全部去突击马厩。

    仁寿宫内不许驰马,众人的马皆在山下,因此整个备身府兵实际上全是步兵,并无一个骑兵,这便给了黄明远机会。

    黄明远带队从杨广的寝殿冲出来之后,真奔马厩而去。

    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声势不小,自是不可能避开旁人。沿途遇到的巡逻队伍上前询问,黄明远皆以奉命讨逆回了过去,敢有阻拦者,皆被黄明远所杀。

    幸好马厩和排云殿皆在北侧,黄明远等人穿过长长的走廊,再经过一片空地,就到了马厩。马厩的守备部队是崔彭麾下一部,共约二百余人。

    实际上备身府兵皆是精锐,但根本想不到会有乱事发生,因此守备极其松散。尤其是马厩这种不重要的地方,守备士兵则相对更加散漫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