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坚守待援-《天下安康》


    第(2/3)页

    杨广年轻能逃,他却是垂垂老矣,能逃吗?况且这满朝文武除了留守长安、洛阳的少部分人,都在这雁门城里,也能逃吗?

    若是杨广真把这些人都扔在雁门城里,整个大隋朝廷要被胡人一锅端了,他可不准备到老了成了突厥人的俘虏。

    而且没了朝廷文武,天子还是天子吗?大隋就要亡了。

    因此苏威立刻进言道:“圣人明鉴,若是要轻骑突围,则万万不可。城守则我有余力,轻骑乃彼之所长,选择突围,则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能万全否。圣人乃万乘之主,岂宜轻动!”

    苏威刚一说完,其余人也纷纷跟进。众人都怕杨广真听了宇文述的馊主意,独自南逃,到时候大家都成了胡人的俘虏了。

    杨广有些不悦,便说道:“难道朕就要在此坐困孤城,为虏所获吗?”

    没人有把握可以挡住城外来势汹汹的突厥人。

    这时民部尚书樊子盖说道:“天子乘危徼幸,突围南下,乃孤注一掷也。一朝狼狈,悔之何及!不若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使之入援雁门。圣人亲抚循士卒,厚为勋格,必人人自奋,何忧不济!”

    这时萧皇后的弟弟中书舍人萧瑀也劝道:“未若使义成公主联络突厥内部反对始毕可汗之人,逼迫始毕可汗退兵。”

    杨广没好气地说道:“若是义成公主能做的了始毕可汗的主,还能有今日之祸。”言语中却是连义成公主也埋怨上了。

    萧瑀却是反驳道:“突厥之俗,可贺敦预知军谋,义成公主在突厥重权在握,权利颇重;且义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国之援。若圣人使一介告之,假使无益,庸有何损。”

    杨广想想也觉得有理,同意了萧瑀的建议。

    萧瑀又说道:“将士之意,恐天子既免突厥之患,又征讨诸夷。天下苦征辽久矣,人心思安。天子若发明诏,谕以赦高句丽、吐谷浑等诸蛮夷,不轻启边患,专治于内,则众心皆安,人人皆当死战矣。”

    萧瑀与黄明远矛盾重重,这个时候还不忘给黄明远挖坑。若是杨广征讨吐谷浑、高句丽都是错误的,那在此立得大功的黄明远又如何算得上有大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