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好头颈,谁当斫之-《天下安康》


    第(2/3)页

    杨广还是担心自己的安危,怕耽误了守城之事,这才允了苏威的奏请,没有使得这场乱后处置继续扩大化。

    不过经历了这场内部叛乱,杨广更加不信任朝中的官员。

    皇甫偲、李安远、贺若祥、贺若协、乞伏周等等一大批人都是关陇子弟出身,当初的二代、三代。

    今日众人联合起来叛乱,很难讲不是关陇世家已经联合起来要造反了。

    对于杨广这种从小便生活在权利顶峰的人来说,或许治国安邦的能力不那么突出,但是权力斗争是一刻不敢忘的。

    杨广与关陇世家不是阶级上的矛盾,而是权利分配的矛盾,并非你死我活。只是杨广控制不好这个度,面对关陇世家,一直显得咄咄逼人,最后双方闹崩,才落得要分道扬镳。

    这一次叛乱,虽然远不如当初杨玄感之乱那么规模庞大,但其实带来的信号更可怕。

    杨广此时无力追究。

    面对已经逐渐变成敌人的关陇集团,杨广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瑾被撤职后,无人可用的杨广只得命黄玠为西门守将,守备西门,旁人他已经不敢信了。

    这一次力挽狂澜、及时平叛的黄玠,杨广升为右光禄大夫;而射杀皇甫偲的黄明景,也被恩赐太子备身左右。

    黄玠跟来护儿、樊子盖一样,跟关陇世家没太多牵扯。

    杨广又命宇文述代右侯卫将军赵才守卫南门。一旦城中再次出现什么异常,他便能直接从南门突围。杨广在行宫处集结了数千匹战马,又调集了近两千名骁果骑兵随时待命。一众亲近之人,也被带到他寝殿附近保护起来。

    杨广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杨广又命亲信将领司马德戡带领禁军日夜不停地巡视全城,凡有可疑踪迹者,可先斩后奏。此时的杨广已经有些草木皆兵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