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不得不战-《天下安康》


    第(2/3)页

    传说高士达之父便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十三子东海王高仁谦,真假难辨。高士达造反之后,自称东海公,倒是显得颇像那么回事。

    听闻黄明远南下,高士达心中一惊。他虽然割据一地,但也知道其实力较之黄明远相差太多,便有心南撤。

    但高家人不同意。

    河北诸大家族,在卢家覆亡之后,无不畏惧黄明远。而且众人更担心黄明远也会在渤海郡丈量土地,收取商税,因此对于黄明远的到来极为抗拒。

    高家人便希望高士达能与黄明远一战,为他们和黄明远的谈判争取时间。其实高家人也不指望高士达能够击败黄明远,只要能让黄明远受挫,他们便能发挥地头蛇的作用,再与黄明远进行利益谈判便容易了许多。

    面对高家人的严令,高士达也没有办法。

    不仅仅是高士达出身高氏,高士达军中有很多出身高家的将领,其粮草、军械等补给的来源几乎都来源于高氏,他还真不敢违背高家的命令。

    这支部队是高士达的军队,更是高家的军队。

    高士达不是大家族扶持的土匪、强盗,而是高家的一份子,这使得他在和高家的博弈中,天然落到下风。

    高士达没有办法,遂集中兵力在饶安县(治今河北盐山县西南旧县),准备与隋军打一场城防战。

    这时高士达的军司马窦建德表示反对。

    窦建德从家乡杀出之后,便率领他手下的两百人投靠了高士达,后来被任命为司兵,相当于兵部尚书。再后来窦建德的好兄弟孙安祖被张金称杀掉,他的几千名士卒又全部投奔窦建德。从此窦建德的队伍逐渐壮大,发展到一万多人,成为高士达麾下第一大将。

    高士达要战,窦建德却不愿意。

    窦建德向高士达建议道:“数遍隋朝的所有将领,会打仗的只有卫公一人了。他在幽州休养了好几个月,兵马锐气正盛,此时南下攻打我军,必然是士气高涨,势不可挡。我军若贸然与其交战,必然落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