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其势汹汹-《天下安康》


    第(2/3)页

    “屈突通精兵不少,与我军相隔仅五十余里,但不敢来战,足以证明他的部下已经不为之效命了。但是屈突通害怕朝廷怪罪,又不敢不出战。若他亲自率军过河进攻你们,那我就进攻河东,河东肯定守不住。若是屈突通全军守城,那你们就拆毁河上的桥梁。前扼其咽喉,后攻击后背,屈突通若不逃走,必定为我擒获。”

    李渊看得很清楚,王长谐所部分兵渡河之后,便有了威胁关中的实力。屈突通必然不能无视其部大摇大摆地杀入关中,必然阻击。

    而李渊主力在北,只要屈突通分兵,则必败。

    这场仗,李渊已经牵着屈突通的鼻子在走了。

    确实如李渊猜测的一般,屈突通面对现在的局势,已经头大如都了。

    “大将军,今日又有一名鹰击郎将意图率军投奔唐军,已被我军拦截,其人也被斩杀。”

    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有数名将领降唐,至于底下的队正、旅帅级别的将领、士兵,更不知道有多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右骁卫军长驻关中,其兵源都是关中府兵出身,将领更是来自关陇各家。

    这一次关中世家下了大力气,各种手段都使了出来,若是右骁卫军还不乱,反而不正常了。

    屈突通也没有办法,连他本人都是关陇出身,总不能尽诛关陇将领吧。

    屈突通只得将各部都集结到城中,以为坚守,就连风陵渡等地也放弃了。

    这时又有斥候来报,唐军一部已经渡过黄河,与盗贼孙华汇合,其目标直指冯翊郡,屈突通大吃一惊,若是让李渊进了关中,那跟老鼠掉进米缸没什么区别,到时候关中必然不保。

    其实关陇世家在关中的动作屈突通也知道,甚至还有人前来劝说过他起兵造反,只是屈突通没有同意罢了。屈突通虽然也是关陇一员,但却是昌黎徒何(今辽宁省锦州市)人,乃是奚族,跟关陇牵连不大。

    屈突通坐不住了,便准备率军出击河西,阻击唐军入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