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潼关相持-《天下安康》


    第(3/3)页

    王长谐等人不解。

    刘文静说道:“隋军擅守,且我军与隋军兵力大体相同。此时攻打北关,则是以卵击石。当前在潼关相持与在河东相持大为不同,我军与隋军在河东相持,屈突通不急,能够拖住我军就是成功;但在这里,我军身后就是永丰仓,有的是粮食吃,屈突通却失了粮草支援,当前东都根本顾不上他。而且屈突通担心的是我军趁势攻下长安,所以,双方相持,屈突通比我军更焦急。”

    刘文静手中多骑兵,他准备逼着屈突通与他决战。一但屈突通离开了潼关,便是他的机会。

    于是刘文静便耐下性子,与屈突通在在潼关相持了半个多月。

    期间屈突通也有过数次试探性地攻击,但不善野战的屈突通离开了城池威力大减,刘文静又不与他战,屈突通到最后也没能向西移动一步。

    日子一天天过去,屈突通粮食眼看就要耗尽,而且长安到潼关已经断绝了消息。屈突通忧心潼关之事,心急如焚,根本坐不住。

    “我军必须主动出击,救援长安!”

    屈突通再无旁的办法。

    这时齐洛劝道:“屈突将军,对面唐军这些日子,避战不攻,等的便是我军主动出击,好以逸待劳。我军骑兵数量远比对方要少,一旦进行野战,于我不利。”

    “长治(齐洛字),非我欲战,而是不得不战,长安不能丢啊。”

    在此关键时刻,屈突通对于能够支援潼关的齐洛很是感激。而且当初征讨杨玄感叛乱之时,齐洛跟着黄明远身边,他与齐洛也熟识,因此这次在潼关迎敌,他对齐洛很是礼敬。

    “现在长安危在旦夕,我若再停在此处,一旦长安失守,关中失陷,则李渊逆贼必成大祸,再难制矣。故野战虽是弄险,但必奋力一搏。”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齐洛也知道当前形势如此,便不再阻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