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长安之变(四)-《天下安康》


    第(2/3)页

    他不看李孝基和李渊关系亲密,也不看李神通帮着李渊安定关中的功劳,独独认为是李渊在排挤他。

    实际上李渊忙的要死,哪有时间管这些事。而且李渊也不喜欢李幼良,自对其不敢完全放心。

    李幼良心中的怨怼,日渐增长。

    尤其是这一次,李孝基独掌长安大权,而他只能为副手,平时做什么决策,更是插不上嘴,更是让他不满。

    李孝基看不上无赖性子的李幼良,怕李幼良胡来,除了让李幼良守着他那一军,不敢给他丝毫参政的权利。

    李幼良这性子,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眼看李孝基如此对他,恨得更是牙痒痒,多次对李孝基不逊。看他的样子,恨不得给对方两刀才高兴。

    李幼良没什么好友,从前人看不上他,现在的人,除了一群浪荡无赖,也没人巴结他,他又懒得跟不喜欢的人混在一块。

    所以李幼良跟长孙敞关系不错,还真不容易。

    若论行军打仗,长孙敞不如长孙晟;治国理政,长孙敞不如长孙炽。

    但长孙敞就是擅长交际,投其所好,三教九流,无不交往。按照后世的评价标准来说,这孩子情商高,有社交牛逼症。

    虽然长孙敞亦不耻于李幼良,但那是长官,怎么也得打好关系。

    长孙敞来到李幼良府上,正见李幼良在鞭笞一个下人。

    这些日子,长安城内外交困,李幼良心情更是别提有多差,动辄便鞭笞下人,府上下人,不知道有多少被李幼良活活打死,因此众人畏李幼良如虎,想尽法子不出现在李幼良的眼前。

    李幼良见到长孙敞,也有些打累了,随手丢下鞭子,早有人上前递过毛巾,李幼良擦擦手,便陪着长孙敞走进正堂。

    “真她娘的晦气,都去捧李孝基的臭脚去了,也就只有休明(长孙敞字)能来看看我了。”

    “郡公言重了,是郡公看得上敞才是。”

    长孙家因为跟黄明远走的近,一直受关陇大族的排挤。后来投奔了李渊,就更为窦家、独孤家这些人反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