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再也不来了-《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


    第(2/3)页

    “这些是罪过,但并不是最大的罪过。”

    “你所犯下最大的错误便是心急。”

    “可还记得黑衣卫第一准则?”

    王大发闻言迅速回答道:“记得。”

    “胆大心细,沉着冷静。”

    “你做到胆大心细、沉着冷静了吗?”徐阳面无表情的反问道。

    低垂着头颅的王大发看不清脸色。

    但那耳根,不知何时早已羞愧的一片通红。

    “没.....没做到。”

    “回去好好复盘一下黄家镇遇袭一事,过几日写一份复盘交给赵万石。”

    “遵令。”王大发抬起头满脸通红的大声回应道。

    徐阳目光再度看向一旁早已回过神来的邹大为。

    平静道:“你也是,同样写一份复盘交给赵万石。”

    黄家镇一战,之所以损失如此惨重。

    张安国一系的黑火器打了飞虎军一个措手不及确实占据大头。

    但,若是黑衣卫与骑卒的配合能够更默契一点,在发现二楼房舍黑火器的第一时间便派出黑衣卫上前清缴呢?

    若是黑衣卫事先查探好敌军的位置呢?一开始的十余人是否便不用死了?

    归根结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使得二人全部心急了。

    当然。

    不可否认,此时的徐阳亦有纸上谈兵的嫌疑。

    但,多复盘复盘,终归是好的。

    谁能保证黄家镇一事此后便不会再发生了?

    “退下吧。”徐阳微微摆手。

    王大发、邹大为二人恭敬行礼缓缓退下。

    当二人即将迈出房门之际。

    徐阳端坐于太师椅上漫不经心道:“还有,最后出现的那些黑衣人明明是先前袭击我军的贼子。”

    “何来的大元帅府之人?”

    此言一出,算是为邹大为乱刀砍死耿卓一事,下了定论。

    事后无论大元帅府如何调查,飞虎军军内必须保持言论一致。

    王大发、邹大为二人对视一眼快速附和道:“属下知错,那夜,从未出现过什么大元帅府之人, 只有欲要袭击我等的贼子同伙。”

    徐阳微微点头,示意二人离去。

    待二人离去后。

    徐阳踱步于窗台边。

    推开窗台,静静的看向远处的天空。

    月明星稀,微风轻轻拂过。

    好一幅人间美景。

    可惜。

    美景再美,依旧是黑夜。

    始终换不来寸缕光明。

    黑火药也好、黑火器也罢。

    最终还是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幸而。

    飞虎军的黑火器,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这个时代数个版本。

    ......

    八月十五,中秋节。

    阖家团圆的日子。

    太阳的光芒刚刚普照大地之时。

    徐阳便已然出现在了徂徕书院的大门口。

    “何人?”门内,一书生打扮之人放下手中的书本目光平静的拉开一扇门看向门外的徐阳。

    “飞虎军徐阳,特来拜会先生。”徐阳平静回答道。

    “原来是徐师兄,快快请进。”得知来人是徐阳,书生满脸惊喜的快速拉开大门。

    “先生此时在何地?”徐阳迈步走进书院平静询问道。

    “院长与老院长在后山竹林谈经,我带您过去吧。”书生脸上挂满了笑容,眼神中不知不觉间带上了丝丝崇敬。

    徐阳笑了笑开口道:“你先忙吧,我在书院随意转转便是。”

    除年关以及泰安城遇到大事之外,董学孟几乎很少出徂徕书院的大门。

    而董学孟每次与自家老爷子探讨学问没个一两个时辰是不会结束的。

    来过徂徕书院多次的徐阳,自然心中门清。

    与其被拉去探讨学问,还不如随意转转。

    “若是有事,可随时派人寻我,今日一日我都会在正门处。”书生识趣的行礼道。

    徐阳微微点头,随即漫不经心的转起书院。

    至于为何中秋佳节书生仍会在书院,这种简单的问题徐阳自然不会问出口。

    毕竟,徂徕书院的学子,从来都不是只有泰安读书人。

    中秋佳节,五日假期,对于一些其他城池学子而言,回去的时间都不够。

    漫步于徂徕书院中。

    静静的欣赏着人烟稀少的徂徕书院景观。

    一时间。

    徐阳整颗心都放松了起来。

    渐渐的。

    行至一处溪流旁。

    忽闻一阵琴瑟声。

    细看下,溪流旁凉亭内端坐着抚琴之人赫然是昔日的老熟人。

    缓缓迈步走向凉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