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微微摆手,示意站立于凉亭旁的书童莫要声张。 斜靠在凉亭旁的柱子旁,微微闭上双眼静静的欣赏着毕志北的琴音。 徐阳固然不通音律,但,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还是有的。 此时的毕志北俨然已经陷入了音律之中。 琴声中,数不清道不明的乡愁。 片刻后。 琴音毕。 “与其再次弹奏乡愁,莫不如回去看看。” 徐阳目视溪流缓缓开口说道。 闻听熟悉人言。 毕志北快速转身,见徐阳斜靠在凉亭柱子旁,眼神静静的看着缓缓流过的溪流。 原本的愁容瞬间换上了笑颜。 “徐兄今日怎的有闲来此。”毕志北起身答非所问的笑道。 徐阳眼神指了指一旁提着礼品的徐大、徐二笑道:“中秋佳节,拜访恩师。” “倒是你,泰安、兖州如此之近,为何休假仍逗留泰安。” “莫不是兖州之事还未解决。” 闭环之战在即,若是兖州城之事还未解决,那么势必会对闭环之战造成影响。 泰安、兖州、济南、淄川、泗水,若想完成真正的闭环,五城缺一不可。 毕志北叹息一声,摆手示意书童将木琴撤走,换上茶盏。 “徐兄请。” 徐阳迈步坐于石凳之上。 静静的看着对坐的毕志北。 毕志北再度叹息一声开口说道:“陈年恩怨,又岂会那般容易解决。” “现如今,也无非是再度占据上风罢了。” 话音落罢。 毕志北伸手接过书童端来的茶具。 亲自泡了一壶上好的茶水。 “徐兄请用茶。” 将一只茶盏缓缓推向徐阳。 “说起来倒是还要感谢徐兄。” “若非是徐兄提供的番薯以及土豆,我毕家在这次博弈中,恐怕要大败而归了。” “现如今能够占据上风,当真是托了徐兄的福。”毕志北叹息道。 “干旱尚未解决?”徐阳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甘甜的茶水。 毕家最大的危机其实说白了只有两点。 其一是上次与金军大战,损兵折将太多,而战后并未有明显受益。 因此给了王家机会,联合其余不满的世家责问与毕家。 其二便是今年大旱,天公不作美的大旱给了王家一个舆论攻击毕家民心的机会。 两两相加,直让毕家腹背受敌。 “哪儿有那般容易解决。” “这段时日以来倒是下了三五场小雨,但那点雨水,只能说杯水车薪罢了。” “若非是徐兄的番薯与土豆给了百姓一线希望,此时的兖州城恐怕早就内乱不休了。”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最大的愿望便是种粮吃饭,娶妻生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百姓生存无望之际,他们便会化身最猛烈的猛虎。 谁是兖州城的主人,说实话他们真的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饱饭,甚至是能不能不饿死。 毕志北叹息一声缓缓开口说道:“想要彻底解决干旱一事,除了拿下泗水城外,别无他法。” 引泗水城之水,灌兖州城田地。 这恐怕当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了,毕竟,天不下雨,人又能如何? 徐阳端起茶盏回敬毕志北道:“那便祝毕大元帅旗开得胜。” 毕志北笑了笑同样端起茶盏回敬道:“也祝徐兄旗开得胜。” 二人相视一笑,齐饮杯中茶水。 “今日徐兄来的正好,若是徐兄今日不来,明日毕某说不定就要登门拜访了。”毕志北放下茶盏似有感慨道。 “嗯?”徐阳不解的看向毕志北。 毕志北缓缓起身环视徂徕书院轻笑道:“后日便要回兖州城备战了。” “徂徕书院大半年来的日子,舒心归舒心,但这毕竟不是我的家。” 毕志北缓缓展开双臂,似是要拥抱徂徕书院一般。 “这辈子,真不希望再来徂徕书院了。”毕志北意有所指道。 徐阳轻笑一声端起茶盏默默品茶并未言语。 此番毕志北来徂徕书院,求学是假,避祸才是真。 闲聊一二。 徐阳缓缓起身告辞。 凉亭内。 毕志北凝视着徐阳缓缓离去的背影。 眼神中竟充满了羡慕之色。 “再见之时,怕是要称呼你为济南王了啊。” 转身看向凉亭内徐阳用过的茶盏。 缓缓满上茶水。 轻轻的碰了碰徐阳的茶盏笑道:“真希望还有与你并肩作战的那一日。” 身旁的书童,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 第(3/3)页